- 2023年1月至今:Nano Research Energy 青年编委
- 2023年5月至今:Nano Research青年之星编委
- 2023年10月至今:Green Carbon青年编委
- 2024年4月至今: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编委
- 2023年12月至今:Smart Molecules青年编委
- 2023年12月至今:Advanced Sensors and Energy Materials青年
常进法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个人简历
工作&学习经历: 2023.3至今 教授、博导、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海外) 2019.4-2023.3 杰出博士后,中佛罗里达大学 纳米科学技术中心,美国 (Prof. Yang Yang) 2018.4-2019.3 博士后研究员,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京都大学联合创新中心,日本 (Prof. Qiang Xu院士) 2012.6-2018.1 博士,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邢巍 研究员,先进化学电源实验室主任,863/973首席) 研究兴趣: 致力于将国家重大能源需求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立足学科前沿,以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为导向,重视原创性、基础性及实用性。研究兴趣聚焦于燃料电池、电解水、储能电池等关键电极材料与部件的开发,努力突破学科前沿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1. 直接小分子燃料电池关键电极材料及器件; 2. 水(低级水、海水、卤水)电解制绿氢/氧气; 3. 金属-空气电池、金属-二氧化碳电池; 4.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高价值产物; 5. 功能纳米贵金属、非贵金属材料理性设计、精准合成、应用研究; 6. 电催化机理探索。 代表性论文(10篇): 1. Nat. Commun. 2023, 14, 1346; 2. Joule 2023, 7, 587–602; 3. Chem Commun 2023, 59, 5823-5838; 4. Adv. Powder Mater. 2022, 1, 100030(高被引); 5. Nat. Energy 2021, 6, 1144-1153; 6. J. Am. Chem. Soc. 2021, 143, 11595-11601(封面); 7. ACS Energy Lett. 2021, 6, 3481-3487; 8. ACS Catal. 2015, 5, 6874-6878(高被引); 9. Energy Environ. Sci. 2014, 7, 1628-1632; 10.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122-126(高被引,封面,热点论文)。 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能源、化学、材料、催化等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合著论文60余篇,被他引3500余次,个人H指数35,多篇为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在燃料电池、电解水、金属-空气电池等电催化领域做出了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过渡金属磷化物对贵金属催化小分子电氧化的促进机制和规律;探明了催化剂微观局部配位环境及表界面工程和协同机制对电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构效关系;开发了系列用于燃料电池和电解水反应的低铂、非铂催化剂。所开发的系列低载量高效钯基催化剂对液体燃料电池的催化性能已可达氢氧燃料电池数量级,且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长期服役性。申请美国专利4项,已授权3项;中国专利7项,已授权4项。 课题组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chang-lab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rtvwWAYAAAAJ&hl=en ORCiD: 0000-0002-5066-3625 曾获奖励&荣誉: 2024年4月,《Nano Research》期刊优秀编委; 2023年10月,中国化学会纳米能源研究学术新星金奖; 2023年9月,第三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19年,美国高校杰出博士后计划奖; 2017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7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5年,中国化学会普林斯顿&输力强优秀论文奖。 招生&招聘: 课题组经费充足,气氛融洽,严肃活泼。欢迎具有电化学、材料化学、能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背景的学生及教职工加入! 1. 每年可招收2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欢迎联系报考! 2. 常年招聘相关方向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详情可面谈! 3. 招聘具有理论模拟、计算等相关方向的科研助理、讲师、副教授,等,欢迎加入!
2024年4月,《Nano Research》期刊优秀编委; 2023年10月,中国化学会纳米能源研究学术新星金奖; 2023年9月,第三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19年,美国高校杰出博士后计划奖; 2017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7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5年,中国化学会普林斯顿&输力强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