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婧聪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个人简历
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擅长结合甲骨文、金文、简帛、考古材料及传世文献探讨先秦时期的制度、思想文化等重要理论与实证问题。在《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教育经历: 2001.9-2005.7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05.9-2011.7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 2011.7-2014.1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后。 国际交流: 2022-2023年 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 主持项目: 王权与周代社会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20年,在研。 宗法制度与周代国家结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4年,已完成。 专著: 《宗法制度与周代国家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代表性论文: 《西周宗族形态及德教——以爯器所见遣氏宗族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16年第6期。 《首阳斋藏 器与西周宗法社会的贵族教育》,《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2期。 《从上博简<竞建内之>所引商史事看经学在战国时期的传承》,《管子学刊》2010年第1期。 讲授课程: 春秋三传导读与研究(本科生) 中国古代文物概论(研究生)
春秋三传导读与研究(本科生) 中国古代文物概论(研究生)
主持项目: 王权与周代社会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20年 宗法制度与周代国家结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4年 专著: 《宗法制度与周代国家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主要论文: 1、师 钟、姬寏母豆铭文所见人物关系与族属——兼论西周国家建构模式,管子学刊,2019年 2、清人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研究,古代文明,2019年 3、西周宗族形态及德教——以爯器所见遣氏宗族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16年 4、首阳斋藏 器与西周宗法社会的贵族教育,考古与文物,2012年 5、周代宗法制度下的“母弟”,古代文明,2012年 6、“宗法”语词考索,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 7、试论孔子为政思想的深化——以孔子与鲁国季氏关系为线索,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2011年 8、商周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9、 从上博简《竞建内之》所引商史事看经学在战国时期的传承,管子学刊,2010年 10、周代“庶子不祭”新证,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