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个人简历
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自2001年起,一直从事东北与内蒙古草原区植物种群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迄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中文论文48篇,教学论文9篇。参编著作3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32171682, 2022.01-2025.12,58万;31670427,2017.01-2020.12,63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30901049,2010.01-2012.12,19万)、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20220101290JC,2022.07-2025.06,10万;20170101150JC,2017.01-2019.12,10万)、吉林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10112,2011.01-2013.01)和东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林业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等项目共17项,参加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5项。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教学项目3项,参加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10项;获得省级、校级奖励3项;获得吉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2019年)。讲授本科生必修课《生态学》、专业选修课《保护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科学研究训练与创新》和通识课《生态园林与生态文明观》,研究生公共课《生物统计学》、《生态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和《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工作经历 2015年06月-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2013年09月-2014年09月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Texas, USA 访问学者 2008年07月-2015年06月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讲师 2000年07月-2001年07月 河北廊坊文安一中 生物教师 学习经历 2004年09月-2008年07月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 博士 2001年09月-2004年07月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 硕士 1996年09月-2000年07月 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学士 主要科研方向 植物种群生态学,主要包括东北退化草地恢复演替系列羊草种群繁殖过程的养分调节机理研究、基于降雨格局和氮沉降变化下草原植物适合度对延迟萌发的适应调节机理、草原植物种群协同消长的原位与实验研究以及植物种群生活史策略的研究以及不同氮素管理条件下人工草地肥披碱草衰老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草地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主要针对东北碱化草甸恢复演替系列优势植物种群动态研究和恢复实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