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
办公电话:NULL
办公地点:

个人简历

男,汉,中共党员,1978年6月6日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研究生,2004年7月参加工作。 本人参加工作十一年中,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学校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谨言慎行,以德育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勤奋刻苦、工作认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2006年被学校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2012年被学院评为“争先创优”管理行家。 教学中担任速度滑冰、速度轮滑、游泳、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模拟教学、教育实习、运动训练学等八门课程教学任务,是学院担任教学任务最多的青年教师之一。2007-2015年间本人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级别论文10篇(均为第一作者)。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学术专著2本(《游泳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无氧运动能力引论 新论》),参与学术教材1本(《速滑 轮滑》)。目前主持教育部2015年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梳理与启示。主持并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项目1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学校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了国家教育部重点规划项目1项。2012年4月入选学校“东师学者”计划,2012年入选吉林省首批“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培养计划。2011年获得研究生创新基金奖励,2009年获得学校第六届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 本人在学校竞技体育训练工作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连续担任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吉林省运动会东北师范大学游泳队的主教练工作,分别指导学生在第十五届省运会上获得2枚金牌4枚银牌,在第十六届省运会上获得4枚金牌、5枚银牌。 本人在完成日常学校工作之余,积极投身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社会工作,连续五年担任吉林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的总裁判工作。同时具有速度滑冰、田径、游泳三个国家级裁判员资质,是学院唯一一个拥有三个国家级裁判员的青年教师。 1997-2001年,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学士 2001-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硕士 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博士

社会兼职

  • 吉林省羽毛球协会 副秘书长 副秘书长

获奖情况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 2013-07-15 吉林省第八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 2007-02-01 东北师范大学第六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 优秀奖
  • 2015-06-17 东北师范大学第十三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 优秀奖

教学信息 (数据来源:教务处)

  • 临班86
  • 体育科研方法
  • 教育实习(全日制体育硕士)
  • 专项运动技能(一)
  • 临班90
  • 临班146
  • 临班87
  • 临班93
  • 微格教学(全日制体育硕士)
  • 专项运动技能(三)
  • 运动训练研究前沿
  • 临班85
  • 速度滑冰
  • 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2
  • 游泳
  • 游泳教学理论与实践
  • 羽毛球
  • 微格教学
  • 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3
  • 教育见习
  • 教育实习
  • 轮滑
  • 冰水运动5
  • 专业实习
  • 冰水运动6
  • 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
  • 临班170
  • 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
  • 2018级博士
  • 2019级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 2020级免师
  • 2020级专硕
  • 19级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
  • 专项运动技能(二)
  • 临班217
  • 2019级博士
  • 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体育硕士)
  • 19级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体育硕士)
  • 2015级在职
  • 2021级学术硕士
  • 2017学术博士
  • 20级博士
  • 2017级非全日制体育硕士
  • 临班171
  • 临班169
  • 临班584
  • 2020级学术硕士
  • 2018级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
  • 2021级专业硕士
  • 2019学硕运动训练专业
  • 通选课
  • 20运女篮冰班
  • 运动训练学
  • 20运男篮田足班
  • 17运动、民传
  • 19体教
  • 17教育3班
  • 速度滑冰6
  • 18运动、民传
  • 17体教
  • 健康体能2班
  • 滑雪6
  • 17体教3班
  • 19教5班
  • 游泳4
  • 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4
  • 20民传
  • 18体教3班
  • 健康体能班
  • 16体教
  • 18体教
  • 19运民
  • 滑雪(16教3班)
  • 游泳5
  • 速度滑冰(16教3班)
  • 健康体能1班
  • 游泳7
  • 20教34班
  • 16运动

科研信息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 项目:
  • 1. 优秀运动员康复体能训练模式构建与案例研究协议,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23年
  • 2. 联合开发生态及智能可穿戴产品,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23年
  • 3. 青少年单板滑雪技术规范,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23年
  • 4. 冰雪运动进校园,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21年
  • 5. 核心不稳定体能训练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训练方案开发,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21年
  • 6. 冰雪运动进校园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019年
  • 7. 提升运动员专项能力夏季化,政府委托项目中央其它部门委托项目,2019年
  • 8. 东北振兴背景下东北三省冰雪运动发展研究,中央其它部委规划项目体育总局,2019年
  • 9. 《滑冰运动科学健身指导手册》编制与应用,政府委托项目中央其它部门委托项目,2017年
  • 10. 备战2022年冬奥会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审理生化指标监控研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17年
  • 11. 2022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的策略与路径研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16年
  • 12.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历史演进及现实启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2015年
  • 13. 中华传统体育的历史轨迹、现实困境与时代担当,校内青年基金项目,2014年
  • 14.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与弱势项目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央其它部委规划项目体育总局,2010年
  • 15. 速度轮滑双推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校内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09年
  • 16.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对吉林省大学生睡眠有效影响的研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2009年
  • 17. 教育文化视野中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兼析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吉林省教育厅项目,2008年
  • 18. 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引入微格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校内项目,2006年
  • 专著:
  • 1. 冰球教练手册,科学出版社,2022年
  • 2.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启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21年
  • 3. 冰雪运动(第三册),河北出版传媒集团,2017年
  • 4. 冰雪运动(第二册),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年
  • 5. 冰雪运动(第一册),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2016年
  • 6. 无氧运动能力与有氧运动能力(引论 新论),科学出版社,2014年
  • 7. 游泳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 8. 滑冰轮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 9. 滑冰 轮滑(第二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1-7年
  • 10. 游泳运动指南,吉林文史出版社,01-1年
  • 论文:
  • 1. 我国学校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历程、现状与路径,体育文化导刊,2023年
  • 2. 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冬夏令营活动开展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23年
  • 3. Motion Capture Based on Intelligent Sensor in Snow and Ice Sports,WIREL COMMUN MOB COM,2021年
  • 4. 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校园冰雪运动的价值,体育文化导刊,2021年
  • 5. 冬季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特征及夏季化训练措施的科学探索,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年
  • 6. 单板滑雪文化价值解析与推广路径,体育文化导刊,2020年
  • 7. “马拉松跑现象”助力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与策略,体育文化导刊,2020年
  • 8. 运动干预下NPY对睾酮水平的影响机制探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
  • 9. 青少年速度滑冰夏季化训练方法体系的构建,中国学校体育,2020年
  • 10. 滑冰运动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发展策略,体育文化导刊,2019年
  • 11. “周期”训练理论的重新审视--以张虹2014、2018年冬奥会周期训练模式为案例,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
  • 12. 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的建立和特征,体育学刊,2017年
  • 13. 基于CSSCI的我国全民健身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
  • 14. 有氧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执行功能关系的“剂量效应”,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
  • 15. 冬奥会的历史演进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6年
  • 16. 我国优秀男子单板滑雪平行回转运动员躯干、髋、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分析,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
  • 17. 论体育尚武精神,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
  • 18. exercise training attenuates sympathetic activ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diet-induced obesity,PHYSIOL RES,2015年
  • 19. 奥运会圣火点燃方式的历史梳理与文化表现,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
  • 20. 论赛前减量训练理论及其对竞技训练的策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
  • 21. 基于ISM的高校篮球竞赛制胜因素模型研究,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
  • 22. 羽毛球运动员多目标追踪任务中对非目标的抑制机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
  • 23. Exercise Training Attenuates Sympathetic Activ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Diet-Induced Obesity,Physiological Research,2015年
  • 24.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协同关系研究,体育文化导刊 ,2015年
  • 25. 基于PIT-EEE理论体育管理组织门户网站集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ABSTRACT),2014年国际体育组织与管理大会亚洲体育管理的模式,结构与功能,2014年
  • 26. 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研究,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
  • 27. 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大学生上肢本体感觉的影响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
  • 28. 有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执行功能的积极性影响:fMRI研究的探索,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年
  • 29. 振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力量,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
  • 30. 腾空时相质疑:世界优秀男子500m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的运动学探索,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
  • 31.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项目学员反馈思想综述——东北师范大学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体育教学,2012年
  • 32. 关于原发性、保持性、持续性无氧运动能力的辩证思考,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1年
  • 33. 微格教学提高体育专业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34. 2010年冬奥会前国家短道速滑队女子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检测及特征的辩证分析,中国体育科技 ,2011年
  • 35. 高原备战我国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第二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2011年
  • 36. study on the basic theoris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naerobic exercise capacity of leading players in the chinese women,theory and practice of sports games and training,2011年
  • 37. 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
  • 38. 关于竞技能力定义的研究综述与辩证思考-与田麦久教授的讨论提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 39. 冬奥会前高原备战对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中国体育科技 ,2011年
  • 40. 国家短道速滑队主力队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测试中专项力量的特征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
  • 41. 备战2010年冬奥会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2007-2008赛季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和特征研究,中国体育科技 ,2010年
  • 42. 课余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体育学刊,2009年
  • 43. 高校滑冰课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学习因子分析,冰雪运动,2009年
  • 44. 我国优秀速度滑冰短距离女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统计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
  • 45. 不同历史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滑冰课的价值取向及未来发展方向,体育教学,2009年
  • 46.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Skating Lession in Different Period of China(摘要),The Proceedings of 2009 Winter Universiade Sport Science Conference,2009年
  • 47. 大学生体育“元学习”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
  • 48. 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体育思想的传承与融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 49. 东北三省大众滑雪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析,冰雪运动,2008年
  • 50. 东北三省大众滑雪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指南·论文集,2008年
  • 51. 运动技能教学的择优组合,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
  • 52. 运动性疲劳的营养补充,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
  • 53. 篮球运动员"球感"的理论探讨,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
  • 54. 运动性疲劳的营养补充,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
  • 55. 认知调节控制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焦虑情绪的研究,冰雪运动,2006年
  • 56. 认知调节控制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焦虑情绪的研究,冰雪运动,2006年
  • 57. 高师院校体育公共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学问,2006年
  • 58. 高师院校体育公共课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学问,2006年
  • 59. 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引入元学习理论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2004年
  • 60. 元学习理论与大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
  • 61. 合作学习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代情报,2002年

其它信息

    长春市游泳协会——副秘书长
暂停信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