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办公电话:0431-85099287-8305
办公地点:净月校区外语学院223

个人简历

1983年9月-1987年7月东北师大外语系学习。1987年7月-1994年10月东北师大外语系助教、讲师。1994年10月-1997年3月日本国立信州大学硕士课程。1998年4月-2001年3月日本神户学院大学博士课程、并取得人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4月至今在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

  • 日本早稻田大学古籍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获奖情况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 2011-05-31 东北师范大学第九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 一等奖
  • 2007-03-01 东北师范大学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 二等奖
  • 2003-12-01 东北师范大学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 二等奖

教学信息 (数据来源:教务处)

  • 语用学(日语)
  • 日本语语法学
  • 日本语言专题研究
  • 日语语言学研究3
  • 日语语言学研究1
  • 专业实习
  • 文言语法
  • 综合日语3
  • 日语语言文学(硕士)
  • 日语语言专题研究2
  • 2019日语语言文学(硕士)
  • 2020日语语言文学(硕士)
  • 2020日语硕士
  • 日语语言文学
  • 21日语
  • 日语语言学研究4
  • 日语语言专题研究1
  • 特别研究
  • 2020日语语言文学
  • 2021日语言文学
  • 日本古典文学研究
  • 日语语言学研究2
  • 古典日语语法
  • 日语作文
  • 日语基础写作
  • 综合日语7

科研信息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 项目:
  • 1. 日本古辞书所引中国典籍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基金项目,2010年
  • 2. 中日关系资料学术研究,国际合作项目,2010年
  • 3. 东北地区有关日本文献资料调查,国际合作项目,2008年
  • 4.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央其它部委项目,2002年
  • 专著:
  • 1. 创新的本质,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
  • 2. 中国与日本--文化交流与相互认识(中国日语教学研究文集之11),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
  • 3. 东亚的汉籍遗产,勉诚出版社,2012年
  • 4. 日语口语一本搞定丛书(5册),大连理工出版社,2010年
  • 5. 《创新的本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 6. J.TEST使用日语考试对策,大连理工出版社,2005年
  • 7. 《实用日语考试对策》******,大连理工出版社,2005年
  • 8. 《新世纪的日中文学关系》,日本勉诚出版社,2003年
  • 9. 和名类聚抄的文献学研究,日本勉诚出版社,2002年
  • 10. 《倭名类聚抄所引书名索引》,日本勉城出版社,1999年
  • 11. 《JIS汉字字典》,日本规划协会,1997年
  • 12. 《新编初级日语》(上下),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 13. 《新编初级日语》*,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 论文:
  • 1. 《菊与刀》中的“义理·人情”,山西青年,2018年
  • 2. 从人称代词看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以《语言与文化》和《“依赖”杂稿》为基础,长江丛刊,2018年
  • 3. 关于日本古辞书所引《切韵》系韵书,中国与日本相互认知的历史与现实,2014年
  • 4. “切韵”的发展与日本接受演变,中国和日本,2014年
  • 5. 中国文献对古代日语的影响,外语学刊,2014年
  • 6. 中国东北地区有关日本档案史料的调查研究(日文译),人类文化,2012年
  • 7. 奈良时期的辞书《汉语抄》及其所收录词语研究,东亚的汉籍遗产,2012年
  • 8. 日本的古辞书与《切韵》有关文献,日本语言文化研究,2011年
  • 9. 《和名类聚抄》的文献学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日语教育研究,2011年
  • 10. 关于《和名类聚抄》作者源顺及其成书过程的研究(日文译),语学教育研究论丛,2010年
  • 11. 《和名类聚抄》所引典籍的考证(日文译),大东文化大学学报(日本),2009年
  • 12. “吾师”念怀,水门,2009年
  • 13. 《和名类聚抄》中有关“此间”注释的考证,日本学论坛,2007年
  • 14. 《倭名类聚抄》所引文献的考证 ,日本文化论丛,2007年
  • 15. 《和名类聚抄》与《释名》论考,日本学论坛,2007年
  • 16. 汉字情报国际共有的问题,中日语言翻译与跨文化交际,2006年
  • 17. 开发日语课程资源与日语视听课,高校语言教育论坛,2005年
  • 18. "和名类聚抄"的成立诸问题,中国的日本语教育与国际化,2005年
  • 19. "和名抄"十卷本诸本的关系,日本语言文化研究,2005年
  • 20. 《新撰字镜》的成书过程及其语言史意义,日本学论坛,2005年
  • 21. 《切韵》对日本的影响(日文),语言教育与研究,2004年
  • 22. 日本[切韵]的存在,语言教育与研究,2004年
  • 23. 关于《和名抄》的“师说”,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2004年
  • 24. 《和名类聚抄》训注中的“此间云”,日本语言文化研究,2004年
  • 25. 《新撰字镜》的文字论,古代日本文学和东亚,2004年
  • 26. 古辞书的世界,日本勉成出版社,2004年
  • 27. 关于《和名类聚抄》的成书过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年
  • 28. 假借字与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日本学论坛,2003年
  • 29. 关于<倭名类聚抄>与<艺文类聚>,亚细亚游学,2003年
  • 30. <切韵>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史,日本勉成出版社,2003年
  • 31. 《切韵》在中日文化史中的价值,新世纪日中文学的回顾和展望,2003年
  • 32. 《和名类聚抄》所引《兼名苑》考,日本学论坛,2003年
  • 33. 《和名类聚抄》成书过程的文化概观,日本学论坛,2002年
  • 34. 和名类聚抄成书过程的文化概念,日本学论坛,2002年
  • 35. 和名类聚抄的文献学研究,日本勉诚出版社,2002年
  • 36. 关于《和名类聚抄》所引《兼名苑》》,和汉比较文学,2001年
  • 37. 《类聚名义抄》所引《倭名类聚抄》的考察,水门的会,2001年
  • 38. 《倭名类聚抄》与中国典籍,重庆师院学报,2000年
  • 39. 沾便宜中日有别,山西日报,1999年
  • 40. 关于岛崎藤村的文学风格,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
  • 41. 佛教的传入对日语的影响,外国问题研究,1993年
  • 42. 评德永直《没有太阳的街》,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
  • 43. 日语教学的创新,教学研究,1993年
暂停信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