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应用物理,海洋监测,海洋能
办公电话:85099689-805
办公地点:逸夫科学馆342
电子邮件:guojf217@nenu.edu.cn

个人简历

社会兼职

获奖情况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 2022-01-01 2021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 2014-11-04 吉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教学信息 (数据来源:教务处)

  • 核物理实验
  • 近代物理实验3
  • 近代物理实验5
  • 近代物理实验7
  • 近代物理实验4
  • 近代物理实验
  • 近代物理实验8
  • 近代物理实验9
  • 近代物理实验10
  • 近代物理实验13
  • 近代物理实验14
  • 近代物理实验12
  • 普通物理实验(3)11
  • 近代物理实验11
  • 普通物理实验(3)
  • 普通物理实验(3)12
  • 普通物理实验(3)13
  • 学科专题研讨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硕士)
  • 检测技术
  • 综合物理实验19
  • 综合物理实验14
  • 综合物理实验28
  • 近代物理实验16
  • 材料物理综合实验
  • 综合物理实验3
  • 综合物理实验10
  • 综合物理实验33
  • 综合物理实验27
  • 综合物理实验20
  • 近代物理实验21
  • 综合物理实验
  • 专业导论
  • 综合物理实验26
  • 综合物理实验24
  • 综合物理实验13
  • 综合物理实验16
  • 近代物理实验17
  • 综合物理实验15
  • 综合物理实验4
  • 综合物理实验23
  • 近代物理实验15
  • 近代物理实验2
  • 综合物理实验9
  • 近代物理实验23
  • 近代物理实验22

科研信息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 项目:
  • 1. 高温高压开关器件及驱动电路测试,2022年
  • 2. 2.5kw高压汞灯电源与控制系统开发,2021年
  • 3. 陶瓷高压绝缘管离子源开发,2021年
  • 4. 轮辋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研究,2019年
  • 5. ADCP数据原位接收与转发控制单元加工与测试,2018年
  • 6. 高迁移率双极性传输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理论设计研究,2017年
  • 7. 公路隧道LED照明节能控制技术研究,2016年
  • 8. 双光子生物荧光标记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2年
  • 9. 共水平轴15KW自变距潮流能发电装置,国家海洋局,2011年
  • 10. 生物荧光材料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9年
  • 11. 报刊分发显示系统实现技术研究,哈尔滨宏基伟业科技开发公司,2009年
  • 12. 随机键序防窥视密码小键盘,校内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09年
  • 专著:
  • 1. 近代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 论文:
  • 1. 基于LoRa技术的通用型环境监测节点低功耗设计,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2年
  • 2. 基于物理学大类招生的师范院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2年
  • 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PID控制在PLC中的实现及应用,现代电子技术,2022年
  • 4.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charg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nthracene derivatives with aryl substituents at the 2,6-position—thermally stable "herringbone" stacking motifs,PHYS CHEM CHEM PHYS,2021年
  • 5. 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SCOP教学方法探讨——以光谱系列实验为例,物理实验,2021年
  • 6. Development of a 300 kW horizontal-axis tidal stream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 with adaptive variable-pitch turbine and direct-drive PMSG,ENERGY,2021年
  • 7. 供电子基团修饰对NNI-R系列分子光物理性质的影响,CHEM J CHINESE U,2020年
  • 8. Design of a universal marine energy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Automation, ICMTMA 2020,2020年
  • 9. Research on maximum power tracking control of tida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Automation, ICMTMA 2020,2020年
  • 10. 极区拖曳浮标恒速牵引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海洋技术学报,2018年
  • 11. 一种通用潮流能发电装置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太阳能学报,2018年
  • 12. 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SCOP教学模式探讨,第10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2018年
  • 13. 连续调光LED隧道照明灯具智能控制器的研究,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年
  • 14. 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扭曲叶片和平直叶片的对比实验研究,太阳能学报,2018年
  • 15. 极区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标系统低功耗设计与实现,Marine Sciences,2017年
  • 16.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Simple and Reliable Power Regulator for Small-scale Island Wind Turbine,ELECTR POW COMPO SYS,2017年
  • 17. 数字化多道中双指数脉冲梯形成形算法研究,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7年
  • 18.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power controller for horizontal-axis standalone tidal current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2017年
  • 19. 新型水平轴定桨距永磁直驱潮流能发电系统设计及应用,海洋技术学报,2016年
  • 20. Design of Special Plastic Bearing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Renewable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The Open Materials Science Journal,2015年
  • 21. 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叶片的桨距角和实度对叶轮启动性能和效率的影响,太阳能学报,2015年
  • 22. 基于 LabVIEW 的原煤仓清堵机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设计,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年
  • 23. Zn2+ responsive two-photon fluorescent probes based on branch structure: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MOL PHYS,2014年
  • 24.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on energy supplement technology for underwater marine instruments based on tidal current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年
  • 25. 一种应用于海岛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新型储能状态估计方法的实现,太阳能学报,2014年
  • 26. Design and study on ocean energy with the Horizontal Axis Tidal Current turbine's blade especially for China's low tidal current velocity,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年
  • 27. Environment research wit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low cost and long life ice buoy for Arct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年
  • 28. 独立供电海洋监测仪器电能补充技术小型化研究,太阳能学报,2013年
  • 29.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Small Islan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ith High Reliability,J ENERG ENG-ASCE,2013年
  • 30.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two-photon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cypridina luciferin-based derivatives: 2,3,5-trisubstituted pyrazine compounds,J PHYS ORG CHEM,2013年
  • 31. 萘醌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理论研究,CHEM J CHINESE U,2013年
  • 32. Computational Design of Two-Photon Fluorescent Probes for a Zinc Ion Based on a Salen Ligand,INORG CHEM,2013年
  • 33.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Two Typical Two-Photon pH Fluorescent Probes,PHOTOCHEM PHOTOBIOL,2013年
  • 34. The fluorescent properties of coelenteramide, a substrate of aequorin and obelin,J PHOTOCH PHOTOBIO A,2013年
  • 35. Theoretical insight into linear optical and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for a series of N-arylpyrrole-based dyes,ORG BIOMOL CHEM,2012年
  • 36.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for a class of hexa-peri-hexabenzocoronene chromophores: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DALTON T,2012年
  • 37. 中小型独立风电机组电传动偏航控制与实现,太阳能学报,2012年
  • 38. A critical theoretical study on linear an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macrocyclic thiophene derivatives with different connecting π-conjugated bridge and ring size,POLYMER,2012年
  • 39. 突出师范特色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2012,2012年
  • 40. Fine tuning of the one- and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macrocyclic thiophene-based derivatives,DYES PIGMENTS,2012年
  • 41.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designing n-type organ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s-introducing a six-membered imide ring into aromatic diimides,J MATER CHEM,2012年
  • 42.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One- and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N-Annulated Quaterrylenes as Near-Infrared Chromophores,J ORG CHEM,2012年
  • 43. A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ring size effect on one- and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macrocyclic thiophene derivatives,NEW J CHEM,2012年
  • 44. Computational study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UV-Vis spectra and static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susceptibilities of macrocyclic thiophene derivatives,J MOL MODEL,2012年
  • 45. Computational study of the one-and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macrocyclic thiophene derivatives,DYES PIGMENTS,2011年
  • 46.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Obtain Excellent n-Type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ntroducing Pyrazine Ring,J PHYS CHEM C,2011年
  • 47. Effect of Explicit Water Molecules on the Color-Tuning Mechanism of the Firefly,CHINESE J CHEM,2011年
  • 48. 二吡唑铝化合物双光子吸收性质的理论研究,ACTA PHYS-CHIM SIN,2011年
  • 49.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one-and two-photon spectra of pyrazabole chromophores,THEOR CHEM ACC,2011年
  • 50. A theoretical study on magnesium ion-selective two-photon fluorescent probe based on benzo [h] chromene derivatives,THEOR CHEM ACC,2011年
  • 51. Charge injection and transfer tuning of a series of Pt complexes through oligothiophenes:A theoretical study,J ORGANOMET CHEM,2011年
  • 52.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firefly dioxetanone,CHEM PHYS LETT,2011年
  • 53. Theoretical study of one-and two-photon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pyrene derivatives,THEOR CHEM ACC,2011年
  • 54.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Origin of Yellow-Green Firefly Bioluminescence by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CHEMPHYSCHEM,2010年
  • 55.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cited State Geometry Changes and Emission Energies of Oxyluciferin,B KOREAN CHEM SOC,2010年
  • 56. A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vestigation on the origin of red chemiluminescence,CHEMPHYSCHEM,2010年
  • 57. Color-Tuning Mechanism in Firefly Luminescence: Theoretical Studies on Fluorescence of Oxyluciferin in Aqueous Solution Using Time 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J PHYS CHEM A,2008年
  • 58. TDDFT Study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the Light Emitters of the Amazing Firefly Bioluminescence and Solvation Effects on the Spectra,CHINESE J CHEM,2008年
  • 59. 一种直线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实现,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 60. 一维加法CA的同步系统研究,光学精密工程,2006年
  • 61. 用于微型光纤光谱仪数据传输的USB接口系统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
  • 62. 噪声引导混沌同步的同步时间分析,光电子·激光,2004年
  • 63. 基于混沌随机变换控制的奇偶信息隐藏算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
  • 64. 关于Arnold和Baker组合置换密钥的研究,光学精密工程,2004年
  • 65. 一种基于随机密钥的图像置换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
  • 66. 基于量化器优化的JPEG信息隐藏算法,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
  • 67. 基于状态分析法的多功能数字毫秒计监控程序设计,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 68. 便携式1010/S中子发生器电路的研制,全国第四届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3年
  • 69. 基于神经网络的点目标多光谱信息融合识别方法,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
  • 70. 基于混合加法CA的光学流密码系统,光电子·激光,2003年
  • 71. 基于一维五邻居混沌CA的光学流密码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
  • 72. 一种DSP应用系统的USB接口实现方案,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
  • 73. 一维五邻居细胞自动机混沌特性分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
  • 74.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恢复,信息技术,2003年
  • 75. 基于Visual C + + 的伪随机数发生器及其在离子输运模拟中的应用,东北师大学报 ,2002年
  • 76. 一种基于PSTN加密调制解调器方法研究,液晶与显示 ,2002年
  • 77. 不同类型二苯乙烯衍生物双光子吸收截面的理论研究,ACTA CHIM SINICA,2001年
  • 78. 新型多功能数字毫秒计,东北师大学报 ,2001年
  • 79. 新型多功能数字毫秒计的设计与应用,物理实验,2000年
  • 80.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Structures and Electronic Spectra of C120On(n=1 2),INT J QUANTUM CHEM,2000年
  • 81. The effect of wire heating and configuration on ozone emission in,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00年
  • 82. C_(59)(CHPh_2)N的电子结构、UV-Vis光谱、NMR谱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
  • 83. C_(120)O_2的分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
  • 84.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pectra of molecule C120O2,CHEM J CHINESE U,1999年
  • 85. 陈列测井中子发生器,核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1998年
  • 86. 井下中子发生器靶极稳压电源的研制,东北师大学报 ,1996年
  • 87. 无臭氧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最侍设计问题,东北师大学报 ,1996年
  • 专利:
  • 一种海洋聚能型自变距透平波能新型发电装置 2021-10-01
  • 一种潮流能供电式稳态增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 2020-08-14
  • 一种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实验辅助器及其使用方法 2020-07-03
  • 一种基于骨骼图像自动识别引体向上个数的体测器材 2019-01-04
  • 一种中小型风力发电机避灾及能量调节型尾舵 2016-08-24
  • 一种轻量化抗腐蚀自润滑大推力轴承组 2016-04-27
  • 微波离子源陶瓷自成靶强流中子管 2000-05-10
信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