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称:教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

个人简历

杨晓慧教授1962年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1981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1985年留校工作,1989年、2003年分获东北师范大学第二学士学位、理学博士学位。1997—1998年日本国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公派访问学者。   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辅导员》编委会委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副会长,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吉林省委第四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春市委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长(处长)、学校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全国高校辅导员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东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会长,中国东北研究院副院长,东北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理事长,吉林省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吉林省第十届、十一届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学,吉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吉林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长春市第十五届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长期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在国外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与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现状调查与咨询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形成了跨文化比较的研究范式、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在《新华文摘》《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译丛》等著作(含独著、合著)、教材(含主编、参编)多部。 学习简历(含国内外访学):   1981.09-1985.07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   1987.09-1989.07  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第二学士学位;   1993.07-1993.12  中国赴日本国预备学校学习;   1994.07-1994.12  大连外国语学院教育部出国人员培训班学习;   1996.09-2003.12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7.07-1998.07  日本国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公派访问学者;   2004.11-2004.12  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高校领导海外培训班”学习;   2007.10-2007.11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高校领导海外培训班”学习;   2015.03-2015.07  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第三十八期)学习。 工作简历:   1985.07-1989.07  东北师范大学团委工作;   1989.07-1990.11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工作;   1990.11-1998.09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处)长;   1995.09-1996.08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借调工作;   1998.09-2000.07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处)长;   2000.07-2002.12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兼学校办公室主任;   2002.12-2013.06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2013.06-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2000.12      晋升为教授;   2006.12      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
  • 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
  • 中国教育学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副会长
  • 教育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 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 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
  • 吉林省高校辅导员学会会长
  • 东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会长
  • 《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 编委会委员
  • 《思想教育研究》杂志 编委会委员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杂志 编委会委员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杂志 编委会委员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 编委会委员
  • 《高校辅导员》杂志 编委会委员

获奖情况

  • 1.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8)
    2.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吉林省社科联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
    3.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4.全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00)。

教学信息 (数据来源:教务处)

  • 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
  •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学科前沿问题研究-2017杨晓慧博士选
  •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学科前沿问题研究
  • 2020思教博士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
  • 2018思教博士
  • 2018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 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 2017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 2021博士思教杨晓慧
  • 2019思教博士
  • 思想道德教育动态和前沿问题研究2017杨晓慧博士选
  • 思想道德教育动态和前沿问题研究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1)
  • 文科2班
  • 文科5班

科研信息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 项目:
  • 1. 吉林省高校学生思想动态及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委托项目,2022年
  • 2. 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研究,中央其它部委规划项目教育部其他司局,2021年
  • 3. 新时代高校学生坚定制度自信研究,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委托项目,2019年
  • 4. 新时代师生关系研究,政府委托项目中央其它部门委托项目,2019年
  • 5. 立德树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项目,2018年
  • 6. 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项目,政府委托项目中央其它部门委托项目,2018年
  • 7. 《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编写工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18年
  • 8. 国外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与可借鉴性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2016年
  • 9. 子课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2016年
  • 10. 教师宣誓誓词研究,政府委托项目中央其它部门委托项目,2015年
  • 1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中央其它部委规划项目教育部其他司局,2014年
  • 12.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13年
  • 13.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他项目,2013年
  • 14. 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与路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013年
  • 15.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9年
  • 16. 教育改革的内外部需求,中央其它部委项目,2009年
  • 17.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他项目,2009年
  •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
  • 19.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他项目,2008年
  •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2008年
  • 21. 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概论,中央其它部委项目,2008年
  • 22.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年
  • 23. 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新情况与对策研究(创新),校内行动计划建设项目,2007年
  • 专著:
  • 1. 高校战“疫”一线的思政力量—全国百名优秀辅导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与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 2.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 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六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 4. 竞合共赢 互动创造——“东师现象”的启示,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年
  • 5.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3-2014),人民出版社,2015年
  • 6.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译丛,人民出版社,2015年
  • 7.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
  • 8.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1,人民出版社,2013年
  • 9.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0,人民出版社,2013年
  • 10. 大学生管理研究(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
  • 12. 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入选《高校社科文库》;教育部高校发展中心全额资助),人民出版社,2010年
  • 14. 大学生成长规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
  • 15.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 16.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 17.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系列之三-流金,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 18. 《流金——大学生就业指导系列教材之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 19.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系列之二—冉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 20. 《冉起——大学生就业指导系列教材之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 21. 理想与成才,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 22. 高校辅导员一线工作实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 23. 高校辅导员一线工作实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 24.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 25. 《临飞——大学生就业指导系列教材之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 26. “中国东北论坛2004”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年
  • 27.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之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 28. “中国东北论坛200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东北师大出版社,2003年
  • 29. 2002年吉林省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分析与预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 30. 《春华秋实》——新时期优秀校友成功之路,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
  • 31. 《青春无季》,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年
  • 32. 《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 33.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01-9年
  • 34. 2002年吉林省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分析与预测,吉林人民出版社,01-1年
  • 35. “中国东北论坛”200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01-1年
  • 36. “中国东北论坛”2003_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01-1年
  • 37. “中国东北论坛”2004__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01-1年
  • 论文:
  • 1.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努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
  • 2.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目标,教育研究,2023年
  • 3.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学理阐释,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
  • 4.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战略意义和本质要求,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
  • 5. 从“优师”到“优师范” 推进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2023年
  • 6.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价值观教育的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 7.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
  • 8.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教育新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丰富和发展,阅江学刊,2022年
  • 9.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人民教育,2022年
  • 10.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贡献高校科研创新力量,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
  • 11.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中国新闻发布,2022年
  • 12. 就业育人:时代价值、内涵意蕴与实践进路,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年
  • 13. 坚持走中国特色价值观教育发展之路,光明日报 (理论版),2022年
  •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在于讲道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
  • 15. 坚持系统观念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中国青年报,2022年
  • 16. 努力培养青年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光明日报(理论版),2022年
  • 17. 坚持立德树人 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青年报,2022年
  • 18. 中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调查与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
  • 19. 当前国外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全球10国价值观教育调查,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
  • 20.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奋力书写高校立德树人新篇章,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
  •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
  • 22. 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 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年
  • 23. 引导新时代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
  • 24. 深刻把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战略安排,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
  • 25.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人民政协报,2020年
  • 26. 深入理解“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重要论断,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
  • 27. 走好人生新征程,光明日报,2020年
  • 28. 课程思政与学校课程管理创新,教育研究,2020年
  • 29. 新时代教师教育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中国教育报,2020年
  • 30. 以“大思政”理念创新思政育人格局,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
  • 31. 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国编辑,2020年
  • 32.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访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年
  • 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年
  • 34. 开启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新征程,中国教育报,2020年
  • 35. 强师报国守初心 求实创造担使命,光明日报,2020年
  • 36. 中国70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
  • 37. 思政课如何才能有魅力,光明日报,2019年
  • 38. 从科研切入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
  • 39. 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基于通识课程的视角,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
  • 40. Ценности и воспитание ценностного сознания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Китае,Вестник МГУ,2019年
  • 41. 建设高素质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 42. 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光明日报,2019年
  • 43. 思政课:扶正滋养青少年“拔节孕穗期”,光明日报,2019年
  • 4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
  • 45. 以永远奋斗的精神姿态拥抱生活之美,人民政协报,2019年
  • 46. 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定位、逻辑体系、理论特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
  • 47. 建设教育强国、造就时代新人的思想指南,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
  • 48. 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
  • 49. 传承红色基因 光大郑德荣精神,吉林日报,2018年
  • 5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
  • 51. “新时代e支部”为高校党建工作注入推动力,新长征,2018年
  • 5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加强师资建设,人民日报,2018年
  • 5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奠基力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基本理论与方法》评介,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
  • 54.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Core Visions, Basic Orientation and Future Trend,Философия образования,2018年
  • 55.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五个统筹协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
  • 56. 高校大学生智慧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
  • 57. 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特色,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
  • 58. 信仰·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力量,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
  • 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文明意蕴,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
  • 60. 习近平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论要,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
  • 61. 抓好四个关键环节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吉林日报,2017年
  • 62. “四个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
  • 63. 加强高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顶层设计 ,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
  • 64. 找准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难题的关键着力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
  • 65. 推动全会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吉林日报,2016年
  • 66. 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吉林日报,2016年
  • 67. 树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自觉,光明日报,2016年
  • 68. 确保党委领导核心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
  • 69. 勇担起社会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 70.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
  • 71.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区分与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5年
  • 72. 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时、度、效”,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
  • 73. 探寻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语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
  • 74.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大意义、基本要求与实践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
  • 75. 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的价值目标研究——基于《大学、职业和公民生活框架——社会科课程国家标准》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
  • 76. 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政课,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
  • 77.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国高教研究 ,2015年
  • 78.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科理性、本质定位及系统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
  • 79. 把“师德为上”在高校落细落小落实,中国教育报,2014年
  • 80. 围绕关键问题 切实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
  • 81. 关于加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 ,2014年
  • 82. 文化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定位,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
  • 83. 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
  • 84. 社会思潮研究范式及其转换方向,理论探索,2014年
  • 85. 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学术交流,2013年
  • 86.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瓶颈问题及应对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
  • 87. 深入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几个着力点,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
  • 88.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引领大学生思潮的历史经验,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
  • 89. 内生型大学生思潮的提出及其现状初探,中国青年研究 ,2013年
  • 90. 正义与关怀:美国高校学科课程中的道德教育,社会科学战线 ,2013年
  • 91. 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中国教育报,2013年
  • 9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潮的规律及其应用,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
  • 93. 文化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逻辑,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
  • 94. 文化自觉的内在逻辑,高校理论战线,2013年
  • 95. 显著影响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思潮及原因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
  • 96.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
  • 97. 近代社会转型期东北市民阶层精神生活风俗的变迁,社会科学战线 ,2012年
  • 98. 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教育研究,2012年
  • 9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风气演变的历程*,理论探讨 ,2012年
  • 1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转换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势,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
  • 101. 教师专业化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年
  • 102.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回顾与展望,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
  • 103. 国际化视野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思维,高校辅导员,2011年
  • 104.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战线 ,2011年
  • 105. 高校辅导员主体论探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 106.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与策略选择,中国高等教育 ,2010年
  • 107. 关于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思考,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
  • 10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 ,2010年
  • 109.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
  • 110.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的思考与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
  • 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论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 112. 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
  • 113. The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of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in Past 30 Years between China and DPR Korea,31ST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2008年
  • 114. 培训培养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
  • 115. 加强高校辅导员培养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
  • 116.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实践创新,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
  • 117. 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
  • 118.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
  • 119.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
  • 120.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
  • 121.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
  • 122.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
  • 123.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
  • 124. 略论江泽民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
  • 125. 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
  • 126.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高校党建研究,2006年
  • 127. 中美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的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
  • 128. 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
  • 129.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
  • 130. A Study on the Tourism Unifi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International Tourism Symposium on Going Global,Acting Local The New Era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2005年
  • 131. A Study on the Tourism Unification in Northeast China,InternationalTourismSymposiumonGoingGlobal.,2005年
  • 132. 斯坦福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国际人才交流,2005年
  • 133. "东师品牌"是怎样练成的,中国教育报,2004年
  • 134. 东北地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与综合布局,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
  • 135. 发展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
  • 136. Perspectives on Geo-informatic Graphic Methodology,30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Scottish Exhibition and Conference Centre,2004年
  • 137. Perspectives on Geo-informatic Graphic methodology,30thInternationalGeographicalCongress...,2004年
  • 138. 东北地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与综合布局,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04年
  • 139. "内合外联"建设区域性品牌就业市场,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
  • 140. 论吉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策略,经济地理(增刊),2003年
  • 141. 论吉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策略,经济地理,2003年
  • 142. 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东北区的启示,地理科学,2003年
  • 143. 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启示,地理科学,2003年
  • 144. "内合外联"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
  • 145. On Developing Ecological Tourism in Jilin Province,Proceddings of The East Asia Inter-Regional Tourism Forum Inauguration Meeting,2000年
  • 146. On Developing Ecological Tourism in Jilin Province,ProceddingsoftheEastAsia...,2000年
  • 147. 试论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
  • 148. 试论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
  • 149. “三分之一”的启示,中国教育报,2000年
  • 150. "三分之一"的启示,中国教育报,2000年
  • 151. 孔子德育方针、方法新探,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
  • 152. 中国图们江地区大宗货物输出及其流向研究,INAS REPORT ,1999年
  • 153. 当代大学生义利观表现形态及评价倾向,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
  • 154. 略论师范大学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高校德育科学,1998年
  • 155. 优化高校德育过程的几个问题,中国高教研究,1998年
  • 156. 关于建立与完善高师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思考,吉林教育科学,1998年
  • 157. 略谈公益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点要素功能及其设计要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 158. 图们江地区大宗货物及其流向研究,东北亚论坛,1998年
  • 159. 长白山的火山灾害研究,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8年
  • 160. 适应需要构建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新模式,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
  • 161. 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为全面提高师范大学素质服务,吉林教育科学,1997年
  • 162. 我校97届毕业生心态调研报告,教学研究,1997年
  • 163. 当前德育工作中的政治方向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 164. 紧紧围绕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海南师院学学报,1996年
  • 165. 努力培养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中国高等教育,1996年
  • 166. 加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培养四化建设合格人才,海南师院学报,1996年
  • 167. 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坚持抓好校风学风建设,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年
  • 168.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德育首要地位,教学研究,1992年
  • 169. 加强热爱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教育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民教师,教学研究,1992年
  • 170. 1992年寒假毕业生质量调查综合报告,教学研究,1992年
  • 171. 开展与中小学联系不断线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做合格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教学研究,1992年
  • 172. 扎实有效地抓好毕业生思想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人才,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暂停信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