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双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个人简历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能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多年来工作任劳任怨,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多门专业理论课。自己目前正在长春光机所读在职博士,既要学习又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又承担了系内的多门课程,教学工作量是学校规定的二倍以上,另外还参加几个科研项目及系里的专业建设。在工作中能够真诚地与同事合作,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其他项目组出现困难时找到我,我都会抽时间尽量及时的给予解决。 (二)在教学方面 教学工作量年均达到370。开出7门课程,其中5门是研究生课,5门中有两门是新开课。 另外,我参编了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普通物理实验》教材,国内有100余所高校使用。还有科学出版社出版一本译著《计算机图形学》,计划今年再出一本书名叫《第二代液晶显示器》。在校研究生9名。在教学中能够不断地将新的知识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同时注意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教书育人为宗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把育人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之中。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自己能够以身作则,带领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索,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科研环境,还分别为他们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研究方向。 (三)在科研方面 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1. 中子管及中子发生器技术。中子管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航天和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我们课题组对原有中子管的技术、结构、材料进行不断改进,使其性能指标保持领先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新型中子管的研制,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尤其是引出负氢离子的PIG源中子管的中子产额会提高两个量级(已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为中子成像和中子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实现长寿命,为中子发生器的工业应用创造条件。 2. 核电子学与核信号处理技术。在核辐射探测技术和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学与核科学间的一门交叉学科。目前主要研制与中子管匹配的可调高、中、低压电源,储存器、离子源、加速高压参数的测量与控制电路。已研制出4096道可分区能谱分析器,正在研发高速可分区多道幅度分析器,作为将来独立研发元素分析成套设备的核心模块。 3.中子数字成像技术。中子成像作为一种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与 X 射线和γ射线成像不具备的某些性能和特点,例如对于由重元素包围、含轻元素的材料,利用中子成像很容易实现对其内部进行无损检测,而传统的 X 射线和γ射线成像却不易做到。目前在反应堆上作的中子照相都比较清晰,但它不能小型化,而不能小型化就没有办法在其它领域中现场使用。我们如今是从中子照相设备的两端在作研究:一端是提高中子管的产额和寿命;另一端对模糊含噪中子图像通过算法作清晰化处理(获得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资助,现已结题并通过鉴定)。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子成像设备的小型化。在这方面发表了多篇SCI、EI论文。 4.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在该领域,模糊含噪及低对比度条件下的实时目标识别系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不仅在军事上,在其他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就是“多CPU并行结构神经网络目标识别系统的研制”,硬件系统已经调试完毕。这个系统不仅可以下载神经网络及深度学习的各种算法,而且可以下载其它并行算法或者两者混合算法。因此这个系统可以作为实时目标识别算法的硬件平台。 1981.9~1985.7 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读本科 1985.7~1987.7 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师 1987.8~1990.7 在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 1990.7~1992.8 北华大学理学院,任教师 1992.8~1998.10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师 2000.3~至今 东北师大物理系,任教师